从丽江市驱车穿过美丽的拉市海高原湿地,沿金沙江一路北上经过玉龙县的石鼓镇、黎明乡、巨甸镇、鲁甸镇,最后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山路,行程近5小时,项目工作人员终于在黄昏时分到达了鲁甸乡最边远的多民族聚居的村委会-杵峰村村委会。由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资助,丽江绿色家园执行的“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项目将用半年的时间协助杵峰完小开展校园内外环境卫生管理、垃圾分类处置等科普和技能培训示范,制度梳理和完善等工作。  美丽而神秘的金沙江  雨季山区道路经常出现山体滑坡  鲁甸乡前往杵峰完小山路旁的一座垃圾焚烧炉  杵峰完小校门 四月底,滇西北山区的雨季提前来临。连续一周的连绵细雨造成了小范围的山石滚落、山土滑坡,使鲁甸乡到杵峰村的村级道路时有堵塞发生。连续的雨天使村民也无法出工务农。4月24日晚一夜的瓢泼大雨使小村河河水暴涨,泥流夹杂着人们抛弃的垃圾被汹涌的河水无情地冲刷至下游。  小村河汹涌的河流将垃圾冲刷至金沙江内 在开展“垃圾不落地 杵峰更美丽”行动前,项目工作人员与杵峰完小行政主管、村委会干部以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就项目计划、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安排等事项进行了细致地沟通和交流,与各方达成共识,决定于2016年4月25日在杵峰完小举办主题为“爱家、爱村、爱杵峰 保护小村河行动”活动。  杵峰村委会和杵峰完小领导查看校园垃圾堆放和焚烧情况  校园每天平均产生20桶垃圾  校园对面小卖部前正在吃零食的小学生 第二天一早,学生们冒着淅淅沥沥的细雨从远近的村落汇聚到杵峰完小校园,准备迎接当天的活动。9点十分,雨停了,乌云褪去了,太阳出来了。部分心急的家长们忙着向学校的老师们打听活动时间。
 9 雨停了-村子沐浴在晨光下
 9 村民们携带锄头撮箕来到校园等待培训和活动
在杵峰完小的学校办公室,项目工作人员与当地老师一起在张罗讲座的投影,桌凳摆放。接着,同学代表和老师代表走了进来,这里进行的是杵峰完小学校师生领头人“看住手中的垃圾”的示范培训。项目在开始垃圾不落地行动前,先对领头人进行有关知识和操作要领的培训,使他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发挥领头人的带头作用。  10-1 项目官员对老师和同学们做项目动员培训
 10-2 家长们在垃圾不落地培训现场
晌午时分,太阳高照,按照当天活动的日程,校园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家长们的身影,有的扛着钉耙,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手拿撮箕,三三两两齐聚校园篮球场内。鲁甸乡中心校的王校长、杵峰村委会的王主任、杨书记也到场了。随着和校长宣布活动开始,王主任和王校长分别讲话,他们激励村民和孩子们在保护小村河行动中发挥能动作用,并将活动的精神与村民生活和学生学习联系起来,发扬下去。 绿色家园陈老师向师生和家长们现场示范了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的要领。全体师生和村民在蓝天白云的见证下,庄严承诺垃圾不落地!借此机会,项目邀请云南思力替代技术发展中心的杨主任为村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巧妙使用农药化肥”的科普课。村民们通过培训,开始对农药的安全知识,妇女儿童健康以及农药标签识别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农药废弃物的处置有了更多的警觉。  11 500名学生和家长签名承诺垃圾不落地!
小村河是杵峰村人的母亲河。这条河流由西向东穿过村庄最后流入金沙江。她哺育和滋润这里的森林、田野和村庄,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杵峰人。冬天,河水清幽潺潺流淌,夏天,河水浑浊汹涌澎湃。这里,滥砍滥伐现象十分普遍,因为倒卖木材,一部分杵峰人开始变得富裕起来,森林减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有了收入后当地人对消费的依赖也在增大,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开始散布在村庄和四周的田野里。又因为村民缺少对垃圾的正确认识,很多人习惯性的将垃圾往小村河里投放,希望借着河水的冲力将垃圾带走。这种错误的做法给小村河下游的电站带来了烦恼,大量的垃圾漂浮在坝顶,除了少量的垃圾被电站工人清除外,其余垃圾则随水流冲进金沙江内,造成金沙江污染。  13 保护小村河行动分工图
杵峰完小“爱家、爱村、爱杵峰保护小村河行动”培训动员活动后,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护小村河行动在下午1点半正式打响。在以杵峰村集市为中心的小村河上段和下段约1公里的河段上近600名村民和师生们沿河两岸进行拉网式地清理垃圾,杵峰幼儿园的师生也不甘示弱加入到清理垃圾的行动中来。他们在河边、道路两旁捡垃圾、在河流中捞垃圾,在沟渠内清垃圾、在空旷的地方烧垃圾,剩下的垃圾则由拖拉机清运到指定地点填埋。活动的场面十分壮观,收获的喜悦挂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当问及家长,这么好的天气不去地里干活而是来这里捡垃圾后悔吗,村民笑答:不后悔啊。当幼儿园的老师问陈老师:大班的同学可以参加活动吗?陈老师回答:可以。听到回答,大班的孩子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幼儿园同学与老师清沟  在垃圾袋前的同学们  参加爱家、爱村、保护小村河行动的师生们在小村河边合影  清理前的街道-三角  清理后的街道-三角 “爱家、爱村、爱杵峰保护小村河行动”是“建设垃圾不落地校园”的一个开场,通过行动,检验了村委会领导们的重视程度和村民们参与的积极性,考验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决心,这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行动基础。  我的感想-学生文章  晨雾笼罩的杵峰河流和田野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同时关注:(1)微博 http://weibo.com/ljgec或@丽江绿色教育中心。(2)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jgec。更多内容在绿色家园的微信公众号:丽江绿色教育中心 |